七、大事记(1958-2010 )
一、发展概况
研究方面:
我系“无机化学”创办于1958 年,顾学民为首任教研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是稀有元素和大环配合物。
1977 年恢复“无机化学”专业本科生招生。1981 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陈坚国、林启贤是顾学民在1980 年招收的首届硕士生。
在顾学民、徐志固、安丽思、李志贤、江启温、詹梦熊、陈再鸿、吴宝璋、程大典等老师的精心培育下,一批批硕士生先后毕业;如,陈坚固、黄荣彬、章 慧、余荣清等迅速成长为单位的骨干。
80-90年代,以顾学民教授领头,由李志贤、江启温和詹梦熊带领的大环金属配合物研究组,在金属卟啉与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物理性能的研究和徐志固、章慧的金属配合物电子转移反应动力学机理、手性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拆分等研究,当时在国内均处于先进水平。
吴明光、钟灿兴在应用研究方面,获两项国家专利,两项全国发明展银奖。安丽思、郭忠平、林美丽、杨森根、徐志固等在应用研究、厂校结合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做出了成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1 年詹梦熊老师担任教研室主任,与其他老师一起醖酿筹建无机化学博士点、经过几年的筹划,1995 年开始申请,1996 年获准设立,他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博士点的设立为无机化学学科日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在1995 年这一关键时刻郑兰荪由物构转到无机化学方向,成为学术带头人。1996 年开始招收博士生,谢素原为无机化学学科招收的首届博士生,1999 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成长为本学科优秀骨干教师。
1991 年“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基地”获准设立(我系为首批三个基地之一),把《 无机化学》 课程纳入到基地建设中,一批优秀学生编入基地班;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选择了无机化学方向,有的进入郑兰荪课题组,开始学习研究,郑南峰、匡 勤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1999-2001 年先后有中山大学毕业的龙腊生博士和陶 军博士加盟本学科,他们带来了兄弟院校的研究特色,通过学科交叉,产生了新亮点,给无机化学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7 年郑南峰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载誉归来,回母校工作,为无机化学的发展又增添了新生力量。
博士点建立,科研实力大大增强,研究工作欣欣向荣。詹梦熊课题组,在金属球烯和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功能性各项研究上做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日后的应用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郑兰荪、章 慧、龙腊生、陶 军、匡 勤、郑南峰等各课题组,在原子团簇、手性金属配合物、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方向的研究处于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匡 勤获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5项。
卅年前,无机化学学科的状态在化学系是处于“第三世界”,近二十年教学和科研都得到较快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
2004 年,“无机化学”被评为福建省重点学科。2007 年,“无机化学”又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
2004 年郑兰荪团队(谢素原、高 飞,吕 鑫、邓顺柳、黄荣彬、郑兰荪)在《 Science 》上 发表C50的研究论文 。这是一篇非同寻常的文章,它标志着两个重要突破:其一是beat365官方网站自成立以来,在这个世界顶级学术刊物上首次发表论文,实现了论文数量上零的突破;其二是在国际学术界,在富勒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将这一研究推进到了小富勒烯领域。被国际学术界誉为相关学科发展的里程碑 。
2008-2010 年郑兰荪团队(谢素原、谭元植、吕 鑫、邓顺柳、黄荣彬、郑兰荪)又先后在《 Nature Materials 》 和《 Nature Chemistry 》 发表有关富勒烯形成研究的论文三篇,继续扩大了这一团队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
2010年郑南峰在《Nature Nanotechnology》(自然-纳米技术)上发表了有关钯纳米薄片的论文。报道了一种新型金属纳米材料诞生;它具有特殊的光学和催化性能;表明在纳米材料的研制上又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教学方面:
无机化学教研室是一个教学和实验任务都特别繁重的单位,除承担本系的基础理论课、专门化课、研究生课、选修课和相对应的实验课外,还要面对全校有关院、系(生物、医学、材料、化工、海化、环境、物理、建筑等)的化学基础课和实验课教学及全校选修课(化学与社会、化学与健康)的教学。参加教学和实验的老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在各自岗位上为教学、实验和研究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无机化学课程建设:“无机化学课程”作为化学系第一门基础课历来受到重视。 陈国珍、顾学民、周绍民、江培萱等老师,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都曾主讲过该课程。他们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教书育人的风范是这门课程传承下来的一份宝贵的无形资产。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又经过几代人的长期不懈努力,在教学改革的诸多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无机化学教学组”多次获校、省、国家级奖励和教学基金资助,“无机化学课程”两次入选“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2005年又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基础实验与专门化实验建设:
基础实验:从1977 年开始由钟灿兴、徐佩兰、曾文臻、林美丽、陈坚固先后任实验课负责人。钟灿兴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实验课负责人。
在参与实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出版教材两部:《无机化学实验》--陈坚固、杨森根等编著(参编者:沈若范、杨士烑、朱亚先、吴振奕等。厦大出版社,1997 年)。本书是无机化学教研室教师近20年教学实践的总结,是一本内容丰富,适应面广的教材;《基础化学实验(一)》中的无机实验部分由陈坚固、朱亚先、杨士烑、陈小兰等编写(科学出版社,2004 年).
许多老师既指导实验又任无机基础课的辅导,取得的教学成果中有他们的一份贡献。
专门化实验:1978 年程大典任专门化实验负责人。恢复高考后,当时财力和物力都十分困难,他自己动手设计、加工、改装设备、编写教材,为实验室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重视教学法研究,把设计性、探索性、教与学互动的教学理念运用于实验教学中,与郭忠平老师一道,首次在77级无机专门化实验中实施,并在隨后的教学中不断提炼升华,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将探索研究型教学法总结成文,在全国无机专门化实验教学研讨会上(苏州会议)做主题报告,受到好评。1998年以后,全系的专门化实验合并为一门“综合化学实验”。
《 综合化学实验》 改革实践获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无机实验部分的主持人为程大典,2001 年)。2006 年又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书中的无机实验部分很有特色,该部分的完成人:章 慧、吴振奕、董振荣,程大典等).
二、郑兰荪和他的团队
郑兰荪是1977 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厦大化学系的毕业生,1982 年作为首批中美联合招收的化学类研究生(CGP 项目),赴美国Rice 大学学习,在后来的诺贝尔化学奖(C60的笼形结构,1996 年)得主Smalley 教授的指导下,参与原子团簇科学的开拓性研究。1986 年获博士学位,随即回母校工作,成为该批博士生中第一个回国的留学生。1991 年晋升为教授(1993 年被授予博士生导师资格),1995 年由物构转到无机化学学科,1996 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同年无机化学博士点获准设立,成为无机化学方向的学术带头人。2000 年受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1 年当选中科院院士; 2007 年任973 首席科学家;在本校担任多个职务:纳米科技中心主任,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
校外兼职:民盟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教育部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物理系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等。
先后获首届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首届青年科学基金、首届霍英东教育基金、首届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首届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科技部973 计划项目、长江学者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1993 年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同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1994 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2003 年获教育部直属高校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称号、2004 年被授予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的称号。2005 年由他领衔主讲的《 无机化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是厦大唯一为本科生授基础课的院士。
研究方向:他们在国内率先开展原子团簇研究,围绕碳簇的形成这一基本的科学问题,从创新研究方法入手,精心设计研究体系,自行研制大型仪器,将微观与宏观体系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合成、分离、表征富勒烯等碳簇及其相关化合物的独特方法,尤其是关于富勒烯形成机理、团簇形成统计分布规律、杂碳簇离子结构特性、活泼小富勒烯等碳簇的捕获与表征等碳簇研究中的重要难题等提供了明确的实验证据,为突破这一制约富勒烯科学发展的瓶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原子团簇科学研究基地。
80 年代中期C60 被合成之后,有关C60的生成机理,尽管已提出了种种假设,但是仍然没有一种机理得到实验的完全证明,因为缺乏对反应中间体的结构表征而未能被广泛接受,使富勒烯的形成机理成为富勒烯研究中尚待解决的最基本的科学问题之一。“捕捉”比C60 小的更活泼的富勒烯分子的研究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中、美、德等国的科学家都在努力寻找合成、分离和表征C50 这类小富勒烯家族的方法。在发现和稳定C50 的竞争中,郑兰荪团队走在世界的前列。
经近二十年的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从捕获富勒烯形成反应的中间体入手,通过氯原子捕获和稳定反应过程的中间体,实验揭示了小富勒烯C50可以通过氯化的途径得以稳定化,明确无误地揭示了科学界长期寻找的、活泼的C50 的衍生物C50Cl10的结构,为解开富勒烯形成机理之谜提供了实验证据,由此揭示了氯存在下富勒烯的形成过程,将富勒烯科学的研究推进到小富勒烯领域。用同样的方法,还制备了具有C60 碎片的骨架结构特征的C20Cl10 等一系列氯代碳簇,丰富了碳簇材料这一物质宝库和碳的结构化学,为碳簇的研究和应用做出了贡献。
全体成员长期精诚合作,不断创新,历经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发表了三百多篇论文,其中最为突出的研究成果发表在2004 年《 Science 》上(谢素原、高 飞、吕 鑫、邓顺柳、黄荣彬、郑兰荪);
题目: Capturing the Labile Fullerene[50] as C50Cl10
实验揭示了小富勒烯C50可以通过氯化的途径得以稳定化。
该文被国际学术界誉为相关学科发展的里程牌。诺贝尔化学奖得主Smalley 教授得知C50 的研究成果时称赞:“这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另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Kroto 教授得知论文发表后,在第一时间向该论文的所有作者表示祝贺,并指出“它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漂亮结果”。
2008 年在“Nature”子刊《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论文:捕获并表征了C60 的另外两种具有C2v 和Cs 对称性的异构体,证明了C60还有其它异构体存在。2009 年和2010 年,应“Nature”另一子刊《Nature Chemistry》邀请,又两次相继发表论文:报道了含有三个五元环顺连的C54 、C56和C66 等系列富勒烯的氯化物。综述了含有相邻五元环富勒烯的稳定化方法、结构与性质(上述三篇论文的主要完成者:谢素原、谭元植、吕 鑫、邓顺柳、黄荣彬、郑兰荪.)。
谢素原:在这支研究团队中,谢素原具体指导了C50的合成、分离和表征,是C50研究的发现者。他是郑兰荪1996 年招收的第一位博士生,攻博期间就已经参加了研究并取得了突出成绩,1999 年毕业留校继续其研究工作,以执著、严谨著称。
主要研究方向:含碳团簇合成、分离及其功能化,富勒烯的结构及其形成机理,表面质谱、团族的组合化学研究和碳簇的形成研究等。
由于成果突出,多次获奖并主持多项科学基金:
2001 年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02 获beat365官方网站“南强奖”个人一等奖、2007 年获省第四届青年五四奖章及十四届福建运盛青年科技奖、2008 年获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奖”等。
2007 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2009年受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他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教育部等基金项目。
黄荣彬:团队中的黄荣彬是郑兰荪的大学同窗。在郑兰荪回国不久两人就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合作,他们“白手起家”自己动手设计、加工和安装设备,只花费1 万美元,亲手制造出了进口需十余万美元的“脉冲激光器”,性能和郑兰荪的美国导师花数十万美元建起来的装置相当。黄荣彬有很强的创新和动手能力,设计和建立了原子团簇的研究方法,研制了相关的测试设备;参与团簇材料的化学组装和团簇生长的催化效应研究等。
1994 年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他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仪器专项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等。
郑兰荪和他的团队,由于“碳原子团簇的形成研究”成果突出,多次获大奖,其中包括: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1 )(完成人:郑兰荪、黄荣彬、谢素原、陈立华、谢兆雄)
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 )(完成人:郑兰荪、黄荣彬、谢素原、吕 鑫、高 飞)
“南强奖”.beat365官方网站一等奖,(2005)(完成者: 原子团簇研究小组)
郑兰荪团队贏得成功的几个关键要素:
有一个具“大家”风范的带头人(正直、低调、谦逊、睿智、德才兼备)和一个有“创意”的团队(智慧、责任、交流、奉献、合作共赢)。
敢于挑战学科前沿中多年悬而未解的难题,知难而上。
精诚合作、不断创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努力攻关、坚持不懈。
三、无机化学教学组
《 无机化学》 是化学系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时间长,内容涉及面广,而面对的又是刚跨入大学校门的新生,需要多方面的引导,因此任务特别繁重,担任该课程的老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这是大家的共识。
“无机化学课程”经过长期建设,在教学改革的诸多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里凝聚着几代“无机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积累了丰厚的教学底蕴,成为全国有重要影响和示范作用的精品课程。
(一)无机化学课程建设
无机化学课程建设大致分为二个阶段:
1. 1977-1991:完善教学规章制度和教材建设
在顾学民教授的指导下,姚士冰、陈再鸿、安丽思、刘新锦、徐佩兰先后主讲无机化学,组成了老、中、青的教学团队。姚士冰、陈再鸿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主讲教师。
恢复高考后的首要任务是完善教学规章制度(教学大纲和计划,作业规范和评估等), 为稳定教学秩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编写教材和教学辅导材料。开展教学研究小组活动,交流教书育人心得;针对刚跨入大学校门学生的特点,如何引导他们自主学习,适应大学生活;为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献言献策。
教材建设:《大一化学》(原理部分)(顾学民主编)姚士冰、陈再鸿、安丽思等编著(厦大出版社1980 年)
《简明化学原理》姚士冰、陈再鸿、安丽思编著(厦大出版社,1992 年)。本书1995 年获beat365官方网站优秀教材成果奖,在全国交流获好评,并曾作为本省化学奥赛培训教材。
“无机化学教学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无论是主讲或辅导都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在教学岗位上任劳任怨,为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他(她)们继承了前辈们的优良传统,使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好的教学方法代代相传,为无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姚士冰和安丽思老师。
姚士冰老师:为人真实正直,平易近人;他讲课挥洒自如,非常生动,语言精练,深入浅出,往往一语道破问题的本质,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同时也帮助了一批青年教师的成长。
安丽思老师:为人真诚、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为教育事业默默地耕耘,并无私地将她多年积累的教学方法传授给青年教师。退休后,心不离岗,以满腔的热情从学习、生活和事业上去关心、指导年青一代,是教书育人的楷模,受人尊敬。曾获得“爱心妈妈”的称号。
2.1991-2010:
(1)基地建设、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主持人刘新锦)
1991 年全国首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基地”获准设立,通过全面评估,我系有幸入围,成为全国首批(厦大、南大和南开)三个基地之一,把《无机化学》 课程纳入基地建设中,从1991 年到1999 年将当年招收的新生分为两个班(基地班和普通班),一批优秀学生编入基地班。刘新锦任基地班主讲(1991-2000 )。
试办“化学基地班” 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该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出路在改革。在这一背景下,在基地班中试点,进行了有关《无机化学》 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试、考核方法等一系列改革,探索传授知识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及教材建设和创新,并将教学改革的理念和实践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发表了一批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将改革的成果传播到全国各地,引起很大的反响。
通过教学改革,把传授知识和研究性学习-小论文、自学与讨论等相结合,打破了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主体进行教学的模式;探索出一套有利于全面评价和衡量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多元化考试和考核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闭卷考试的模式.
基地教学改革取得明显的效果,1999-2002 年刘新锦等两次获“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资助,并承担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接受进修教师的任务。高飞是第一位来进修的教师(1999.9 -2000.7 )。
主编有特色的教材一部:《无机元素化学》,刘新锦 朱亚先 高飞编著 ,科学出版社出版(立体化教材,含光盘,习题和答案)(第一版2005年,为beat365官方网站新世纪教材大系;第二版2010 年,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本书曾得到教育部“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和学校的双重资助。由刘新锦主持及负责全书的策划、统稿、定稿和制作习题等工作。由于该书具有显著特色(“新”和“精”、把基础与前沿、宏观与微观、性质与应用紧密关联,将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果以多种形式,呈现于教材之中),出版后受到全国读者的欢迎和引用,包括作为奥赛培训教材。
此外,刘新锦等还编写了《 无机化学习题指导》、《 无机化学若干问题讨论》、《 无机化学教学参考材料》 等教学辅助材料。
(2)现代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主持人朱亚先)
朱亚先2000 年开始担任主讲,参与编写《无机元素化学》部分章节,并完成了该书的电子教案;利用多媒体技术,建成集电子教案、网络课程、习题库等为一体的网络教学平台;在研究性学习方面,指导学生课外实践、开展社会调查,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并获“无机化学网络课程”建设方面的资助和奖励。教学的信息化,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3)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科研人员兼任教学(主持人郑兰荪)
郑兰荪(1998 )、黄荣彬(1998)、谢素原(2000)先后开始兼任部分无机化学的讲授,与老教师一起共挑教书育人重担,改变了教学与科研的分离状态,促进了教学和科研的同时发展。他们以自己的研究实践丰富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切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上起了重要作用。
郑兰荪作为院士,参加基础课教学,在校内是第一人,在教学改革上起了带头作用,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二)获奖
1980 年“无机化学教学组”获beat365官方网站“优秀教学奖”
1980 年“无机化学教学组”获福建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1989 年“大一基础无机化学教学”获beat365官方网站1989 年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主要完成者:刘新锦 徐佩兰 林美丽 章 慧)
1992 年“基础无机化学建设与改革”获beat365官方网站优秀成果二等奖(刘新锦 陈坚固 章 慧 徐佩兰)
1992 年“无机化学课程”被评为beat365官方网站优秀主干课程
1993 年“无机化学课程”获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课程(负责人刘新锦)
2001 年“无机化学教学改革”获beat365官方网站教学成果二等奖(刘新锦 朱亚先 郑兰荪 章 慧)
2003 年“无机化学”被评为beat365官方网站精品课程
2005 年“无机化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2005 年无机化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郑兰荪等)
国内专家的评价是:beat365官方网站《 无机化学课程》 是一门有鲜明特色、一流教学水平和优良教学效果的精品课程,并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和示范作用。特别是拥有院士领衔、年龄、学历、知识、职称结构合理的一流教学队伍。
以上是南开大学申泮文院士、中山大学计亮年院士、吉林大学化学院副院长宋天佑教授和武汉大学化学院副院长季振平教授对无机化学课程的评价(摘要)。
四、人物简介
顾学民简介
顾学民,1914 年7 月出生,1934 考入浙江大学化学系学习,毕业后先后在上海、浙江的中学和大学任教;1948 年赴美留学,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化学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1953 年由浙江大学调入厦大。曾任化学系副系主任,1961 年升任为系主任,并兼任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学术带头人,主讲无机化学、专业英语、指导研究生等。1981 年晋升为教授,1987 年因病逝世,享年73 岁。
文革后,拨乱反正,1979年恢复系主任职务。她对教学工作极端负责任,十分注意教学制度的建立,并严格执行;狠抓课堂教学,听课后,提出存在问题,毫不留情,使化学系形成了十分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为化学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鼓励更多的年轻学子投身到无机化学这一基础学科中来,顾学民教授和郑重教授(她的先生,原海洋系系主任)于1987 年设立“重学”奖学金,以奖励优秀的无机化学本科生和研究生。
她对青年教师既严格要求又十分关心他(她)们的成长和生活,大家对她的印象是:为人耿直,办事公道,不记私仇,心地善良,关心晚辈,是深受大家爱戴的老前辈。
重要成果:
“金属卟啉与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物理性能的研究”;国家科委1991 年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公报”评价为:该成果为开发新的光伏材料、合成氧载体、某些卟啉类催化剂及太阳能利用等做了重要的基础工作,属于国内先进水平。(1991 年,李志贤、江启温、詹梦熊、顾学民等)。
“金属卟啉与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物理化学性能”获“beat365官方网站张子露优秀贡献奖”一等奖(李志贤、江启温、詹梦熊、顾学民等)
《无机化学丛书》(第二卷:铍、碱土金属和镓分族)顾学民、李志贤、曾文臻(科学出版社,1990 年);《大一化学》(原理部分)(顾学民主编)姚士冰、陈再鸿、安丽思编著(厦大出版社,1980 年)
郑南峰简介
郑南峰是厦大化学系94 级基地班的学生、郑兰荪的硕士。2001 年赴美留学,获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化学博士学位,在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做博士后。2007 年收到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助理教授聘任邀请,但他毅然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回母校工作。2007 年受聘为“beat365官方网站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 年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研究方向:多年来从事纳米团簇及纳米相关材料研究,致力于解决制备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和性能优化的难题,在相关领域已取得国际同行高度认可的研究成果、已在国际顶尖刊物上( Nature , Science , J. Am. Chem. Soc.,等)发表论文40 余篇,论文被引用1000 余次。
2010年 郑南峰在 《Nature Nanotechnology》 (自然-纳米技术)上发表了“Freestanding palladium nanosheets with plasmonic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具等离子体光学和催化性能的钯纳米薄片)的论文。报道制备了一种具独特光学性能的新型金属钯纳米材料-“钯蓝”,对近红外光具很强的吸收,可100%被转化为热,直接应用于肿瘤的近红外光热疗,且展现出很好的电催化活性。
他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服务社会,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并提供无偿咨询服务。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并严格要求,善于团结协作,乐于助人。
2009年同时获得福建省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的资助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12 届青年教师基金资助。
2004 年获美国材料研究学会的优秀研究生奖。2006 年获美国化学会的无机杰出青年科学家奖。2009 年获中国化学会-约翰威出版公司青年化学论文奖(全国仅两位得主之一)。2010 年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及第七届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
匡 勤简介
2001 年获beat365官方网站化学系学士学位;同年保送至beat365官方网站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进行硕博连读,师从郑兰荪院士;2006 年10 月至2007 年10 月,前往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访问学习;2008 年04 月博士毕业后留校任助理教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9 年10 月破格晋升副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相关研究,近年来在无机纳米晶特殊晶面及界面的控制合成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通过气相外延生长首次合成出一系列具有核壳结构的ZnO / SnO2 复合纳米材料;借助表面科学,通过表面能控制合成出一系列高指数或高活性晶面裸露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纳米晶;通过这种表(界)面工程增强了无机纳米晶的光电、气敏、催化等方面的性能。
截止2009 年,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Commun., 等国际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20 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 项(5 项已获得授权),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 项。
获得2009 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他的博士学位论文获“福建省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2009),并获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010)。
陶 军简介
陶 军 ,安徽大学化学学士(1991 ),中山大学化学硕士(1997 ),中山大学化学博士(2001)。 同年加盟beat365官方网站化学系无机化学学科任副教授(2001-2008 )、教授(2008 );日本神奈川科学技术学院和九州大学JSPS 博士后(2004-2006 )。
研究方向:功能配合物与磁性材料:
分子磁性的物理调控:光、热、压力与磁性的关系;
单分子磁体和单链磁体的合成、磁性与组装;
配位聚合物的溶剂热合成、组装与拓扑学;
主持基金项目:
研究成果:
2006-2010 年在J. Am. Chem. Soc., Chem.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9篇; 撰写《 10000 个科学难题》(化学卷)一节内容:可用于量子计算机的分子磁体材料的合成(科学出版社.2009 年)
章 慧简介
章 慧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77 级)从知青农场考入厦大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学习的学生,于1982 年本科毕业,留校工作,获在职硕士学位。1996 年赴英国留学访问研究一年。2006 年晋升为教授;2007 年至今担任beat365官方网站仪器中心副主任;2007年11月担任中国空间学会生命起源与进化专业委员会委员;首届中国化学会“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第1 、2 、3 届“手性会议”的大会主持人和报告人。多次受邀赴香港院校、国内重点高校和中科院所做学术报告及传授CD 实验技术。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无机化学和配位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从事分子手性金属络合物的合成、拆分与表征、不对称催化和园二色(CD )光谱的研究工作。
多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首批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的资助、并承担企业合作课题的研究(以上均为课题负责人)。
主编研究生教材一部:《 配位化学一原理与应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年)。出版后(已印刷两次)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参与编写教材、学术专著和译著七部。从教以来共发表科研和教学论文70 余篇。
获教书育人方面的奖励11 次;获2010 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CAIA )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综合化学实验》 获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2006 年、第四完成人)。
她是一位经基础无机化学到专门化教学、研究生教学,在理论和实验上得到长期锤炼而成长起来的,基础知识非常扎实的骨干教师。从教以来一直踏踏实实地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今天。
在基础课教学时,曾参与编写《 元素化学》 、《 无机化学习题及答案》 、《 无机化学参考材料》 等教材。
龙腊生简介
1999 年龙腊生博士从中山大学加盟beat365官方网站化学系无机化学学科、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010 年任《 无机化学学报》 编委。
研究方向:l )笼状高核混合金属簇的合成与磁性;2 )水簇和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3 )铁电材料设计合成和性能方面的研究;4 )配位聚合物的(离子热、不对称)合成与催化。迄今为止,在包括Acc. Chem. Res.,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Eur. J., Chem. Commun., Chem. Mater., Inorg. Chem. 等影响因子大于4.0的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
他的研究论文受到读者关注,被国际知名杂志报道、引用并进行了专门评价。
2008 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目前承担的课题:
福建省重点项目:《 手性配位聚合物的绝对不对称合成》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多金属团簇分子的合成、组装及性能研究》 ;重大研究计划:《 电/磁配位聚合物晶体结构与性能调控》(与中山大学合作申请); 973 子课题:《 光电功能分子的组装与构效关系》 (与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合作申请)。
吴明光简介
吴明光1980 年由福建医学院调来化学系。1989 年由催化转到无机组,主要从事天然辣椒素方面的研究。他在应用开发领域一枝独秀,处世低调,做事严谨,辛勤耕耘,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两次获由中国专利局授予的发明专利,并两次获奖:
1 .高辣度辣椒树脂油的制取方法[ZL87101845.4 ] ( 1989年)
2 .药用天然结晶辣椒碱的制备方法[ZL95119812.2 ] ( 1996 年)
发明技术已转让给六个厂家。技术标准指标符合美国药典标准。
获1989年第四届全国发明展银奖。
获1996 年北京国际发明展银奖。
发表相关论文16 篇。
詹孟雄简介
詹梦熊1960 年毕业于beat365官方网站化学系,留校任教,1995 年晋升为教授,1991- -2000 年担任教研室主任。他工作认真负责,为人正直,关心年青教师的成长,乐于助人。为无机化学博士点的建设,四处奔走,网罗人才,写申请材料,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1996 年无机化学博士点获准设立,为无机化学学科日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
曾任厦门市化学会理事长(1999-2002)、现任厦门市化学会名誉理事长。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金属球烯、金属酞菁配合物的研究和参与原子团簇化学方面的研究和主讲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等。
重要成果:
由他主持的课题组多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曾编写《仪器分析实验》一书中的热分析部分(厦大出版社,1991 年)
担任“金属卟啉与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物理化学性能研究”项目中的金属酞菁配合物研究组组长,该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载于1991年国家科委“科学技术成果公报”)。
由他带领的课题组,在金属球烯和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功能性各项研究上做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日后的应用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在金属球烯配合物的研究论文中,首次提出金属与球烯键合方式为η2型,该结论为研究金属球烯的稳定性及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尔后被学术界所接受。该课题组共发表论文80 多篇,其中数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课题组的主要成员:程大典,杨森根,吴振奕,杨士烑,林永生等。)
“金属卟啉与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物理化学性能” 获1993 年“beat365官方网站张子露优秀贡献奖”一等奖(李志贤、江启温、詹梦熊、顾学民等)
在培养研究生工作中成绩显著,获“良师益友”荣誉称号(校研究生委员会.2001年)。
徐志固简介
徐志固毕业于beat365官方网站化学系,1959年获苏联化学副博士学位,1973年由清华大学调来化学系。1987年晋升为教授。
主要从事“光学活性络合物的合成、拆分与性能研究”及“络合物的手性识别与拆分机理研究”;参与“乙苯脱氢制苯乙烯《11》催化剂”的研制。
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发表有关论文30篇;主讲研究生课程等。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11》催化剂”: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1983年获上海市化工局科技成果一等奖.1984年获福建省高校科技成果二等奖(第三完成者)。
编著《现代配位化学》一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 年).被评为《 化学工业出版》 的优秀科技图书,并被选为1989 年10 月西德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收入“中国优秀科技图书要览”( l ) (辽宁科技出版社,1990 年)。出版后受到国内同行、老师和研究生们的欢迎和引用。
审校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俄勒冈大学教授合著《物理化学实验》(第四版)的译著 译者:俞鼎琼 廖代伟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0年)
1990年完成了“厦门华美烟厂空调循环冷却水、冷冻水系统的化学处理”的技术开发、转让、培训和服务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厂方连续多次被评为环保先进单位,并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5年退休后,与俞鼎琼合作进行自选课题“衰老与抗衰老理论与实践研究”。已发表相关论文2篇,并在厦门市作有关保健科普报告。
五、专利、成果
1989 年和1996 年吴明光、钟灿兴获授权的中国发明专利两项,发明技术已转让给6个厂家:
高辣度辣椒树脂油的制取方法 ( 1989 年)
药用天然结晶辣椒碱的制备方法( 1996 年)
1990 年郭忠平、安丽思等开发的“聚羟基氯化铝(PAC )净水剂”转让三明和同安,并在三明市投产;1990 年成果通过省级鉴定
1990年.徐志固等完成了 “厦门华美烟厂空调循环冷却水、冷冻水系统的化学处理”的技术开发、转让、培训和服务项目。使厂方连续多次被评为环保先进单位,并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1 年李志贤、江启温、詹梦熊、顾学民的研究成果:“金属卟啉与金属酞著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物理性能的研究”;国家科委1991 年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公报”评价为:该成果为开发新的光伏材料、合成氧载体、某些卟啉类催化剂及太阳能利用等做了重要的基础工作,属于国内先进水平。
1999年杨森根、詹梦熊等的论文:η2-C60{ Pd(PPh3)2}n配合物的合成与光电性能研究,经中国科技市场协会评审,入选“九五期间科学研究成果选集”。
匡 勤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 项(5 项已获得授权)(截止2009 年)
六、获奖(除集体外为省级以上)
七、大事记(1958-2010)
《撰稿人;刘新锦2011年元月》
1958 年 “无机化学教研室”成立,顾学民为首任教研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是稀有元素和大环配合物。江启温(1980-1985)、李志贤(1985-1990)、詹梦熊(1991-2000)和陈坚固(2001-2009)先后继任无机教研室主任
1978 年 姚士冰、陈再鸿任1977 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无机化学主讲。钟灿兴、徐佩兰、曾文臻、林美丽、陈坚固先后任无机基础实验课负责人。程大典任无机专门化实验负责人
1981年 徐志固、李志贤、詹梦熊、江启温、程大典、郭忠平任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无机专门化理论和实验课程的主讲
1991-1994 年 刘新锦受聘为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委员
1995 年 郑兰荪获首届杰出青年基金,同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1996 年“无机化学专业”被国务院学院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无机化学博士点获准设立(郑兰荪为学术带头人,谢素原是招收的第一个博士生)
1996 年 郑兰荪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
1998 年 郑兰荪主持基金委重大项目
1998 年 郑兰荪、黄荣彬开始兼任部分无机化学的讲授,改变了教学与科研的分离状态
1999 年 龙腊生博士从中山大学加盟本学科
1999 年 无机化学方向第一个博士生(谢素原)毕业,留校任职
2000 年 郑兰荪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01 年 陶 军博士从中山大学加盟本学科
2001 年 郑兰荪当选中科院院士
2003 年 郑兰荪受聘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
2004 年 无机化学被评为福建省重点学科
2004 年 我系《 综合化学实验》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该书共48个实验,其中16个由无机组章 慧、吴振奕、董振荣和程大典编写
2005 年 “无机化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5 年 谢素原获杰出青年基金
2005 年“无机化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2005 年“无机化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6 年郑兰荪受聘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付主任、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
2006 年朱亚先受聘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
2007 年郑兰荪担任973 首席科学家
2007 年郑南峰(我系基地班94 级学生,郑兰荪的硕士),在美国获博士学位,载誉归来,回母校任教,受聘为特聘教授
2007 年 无机化学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
2007 年 郑兰荪为首的创新群体建立
2008 年 龙腊生获杰出青年基金
2009 年 谢素原、章慧和陶 军等参与编写《 10000 个科学难题》(化学卷)出版(科学出版社)。其中:
“可用于量子计算机的分子磁体材料的合成”-陶军编写
“富勒烯的形成机理”-谢素原编写
“手性自发拆分预测和调控”-卜显和.章慧编写
2009 年 谢素原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09 年 郑南峰获杰出青年基金
2010 年 无机化学教研室改名为“无机化学与功能材料研究所”(所长黄荣彬,副所长吴振奕)
2010 年 章 慧受任中国空间学会生命起源与进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0 年龙腊生任《 无机化学学报》 编委
2010 年 郑南峰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0 年 邓顺柳等参与编写的 《 Modern Inorganic Synthetic Chemistry 》 一书中部分章节:Synthetic Chemistry of Fullerenes (富勒烯合成化学), Elsevier 出版社,作者Shun-Liu Deng (邓顺柳),Yuan-Zhi Tan (谭元植), Su-Yuan Xie (谢素原)
1980 年“无机化学教学组”获beat365官方网站“优秀教学奖”
1980 年“无机化学教学组”获福建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1987 年无机化学教研室获厦门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1989 年无机化学教研室获beat365官方网站“教书育人”先进集体
1989 年陈坚固获“中国化学会”先进工作者
1989 年吴明光、钟灿兴的“高辣度辣椒树脂油的制取方法”获“第四届全国发明展银奖”
1992 年刘新锦获福建省化学会第四届“先进工作者”
1993 年“无机化学课程”获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课程
1993 年“金属卟啉与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物理化学性能”获“beat365官方网站张子露优秀贡献奖”一等奖(李志贤、江启温、詹梦熊、顾学民等)
1993 年郑兰荪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1993 年郑兰荪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
1993年“激光等离子体源飞行时间质谱计”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主要完成人:郑兰荪、黄荣彬等)
1994年“部分主族原子簇粒子的激光产生与结构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主要完成人:郑兰荪、黄荣彬等)。
1994 年郑兰荪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5 年郑兰荪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
1994 年刘新锦评为福建省“三育人”先进工作者
1994 年刘新锦获福建省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
1994 年郭忠平获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6年)(植物生长调节剂TA 乳粉在海带、紫菜上的应用研究)
1995 年“简明化学原理”获beat365官方网站首届优秀教材成果奖(姚士冰、陈再鸿、安丽思)
1995 年“巯基尾式卟啉及其二价铁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获“厦门市优秀论文二等奖”(李志贤、黄荣彬)
1996 年吴明光、钟灿兴的“药用天然结晶辣椒碱的制备方法”获北京国际发明展银奖
1996 年林永生被评为福建省“三育人”先进工作者
1996 年黄荣彬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1999 年安丽思获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1999 年朱亚先获中国科协颁发的“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表彰证书”
2000 年朱亚先被评为福建省“三育人”先进工作者
2001 年“碳团簇的形成研究”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郑兰荪、黄荣彬、谢素原、陈立华、谢兆雄)
2001 年谢素原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2001 年《 综合化学实验》 改革实践获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程大典为无机方向的负责人)
2001年杨森根、詹梦熊等的论文:η2-C70{RhCl(CO)(PPh3)2} n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被“世界华人交流协会”评为国际优秀论文、并获国际优秀论文奖。
2003 年安丽思获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
2003 年郑兰荪获教育部直属高校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称号
2004 年郑兰荪获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称号
2005 年《 化学学科立体化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获福建省第五届教学成果二等奖(朱亚先、陈明旦、林梦海等)
2005 年“以师资队伍为保障,构筑化学创新人才培育平台”获福建省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成果省级二等奖(朱亚先、郑兰荪等)
2006 年朱亚先获中国化学会“先进工作者”
2006 年“碳团簇的形成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郑兰荪、黄荣彬、谢素原、吕 鑫、高 飞)
2007 年谢素原获第十四届福建运盛青年科技奖
2009 年郑南峰获中国化学会-约翰威立出版公司青年化学论文奖
2009 年匡 勤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2009 年匡 勤的博士学位论文获“福建省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并获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010)。
2010 年朱亚先获福建省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10 年郑南峰获第七届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
2010 年章慧主持的“固体圆二色光谱在手性化合物结构表征中的应用”获2010 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 )三等奖
2010年郑南峰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