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官方网站电化学学科开创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国际电化学界的研究方向发生重大调整,即从电解质溶液的体相电化学研究倾向金属/电解质溶液体系的界面电化学研究,从电化学热力学研究倾向电化学动力学研究。田昭武先生抓住历史机遇,选中电化学作为学术主攻方向,在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情况下,1955年开始“自催化电极过程”的研究,其成果“自催化电极过程的理论分析”发表在1957年《beat365官方网站学报》第4卷上。同在1957年,周绍民先生在《beat365官方网站学报》上发表了“苯甲醛在光亮铂电极上电化学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的论文。周绍民先生于1954年被选派到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攻读物理化学专业,在导师指引下从事有机电化学研究, 1957年获得苏联副博士学位后回校任教,并继续相关研究工作。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内从事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的学者屈指可数,正式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寥寥无几。 电化学研究方向的确立,立即反映到教学和人才培养上。据校友回忆,1955年化学系设置的物理化学实验课中就增添了电极过程动力学方面的实验内容,从1955级起正式设立电化学专门化,“电极过程动力学”是主要的专门化课程,当时由周绍民先生讲授。1959年周先生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两年后田昭武先生招收培养研究生,并为研究生讲授“电极过程研究方法”课程。“文革”之前,周、田二位先生共招收7名研究生。在培养电化学专门人才方面,我校是较早起步的。 随着科学研究的开展,1960年化学系决定成立电化学教研室,林祖赓先生担任教研室主任。教研室由电化学科研组和物理化学教学组两部分组成,在科研组织上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分别以田昭武先生为首和以周绍民先生为首的两个课题组。 (注:1983年化学系决定单独成立物理化学教研室,从事物理化学教学工作的大部分教师被调离电化学教研室。) 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我校的电化学科研成果引人注目,学术地位初步显现。1964年田昭武先生基本完成电极交流阻抗的理论研究,3篇代表作分别发表在《中国科学》第12卷(1963年)和13卷(1964年)、以及《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化学化工版)1964年1期上;同时继续开展“自催化电极过程”的系统研究,从实验上求出表征自催化过程的电化学参数,“碘酸盐在酸性溶液中电化学还原的自催化作用”一文刊登于《中国科学》第15卷(1966年)上。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开展了常温和低温条件下碱性溶液中锌电极阳极行为的研究和银电极的大电流充放电研究,提出的烧结式锌电极使银锌电池的低温容量提高了20%,参加这些研究工作的有林祖赓、叶明库、陈衍珍等。为了揭示电极过程的规律,单靠电化学稳态测量方法是难于奏效的,为此田先生特别重视发展电化学暂态方法及测量仪器。60年代初,就提出测量瞬间电极交流阻抗的选相调辉和选相检波方法,并设计出相应的仪器,可测量毫秒级时间内的阻抗变化,同时分离出等效电路中的电容成分和电阻成分。“电极充电曲线繁用仪”是研制的第一台电化学综合测试仪器,其原理见《beat365官方网站学报》1962年第9卷(作者田昭武、林祖赓、陈衍珍)。周绍民先生则集中研究有机物电极过程、有机物电分析和有机物电解制备,如研究醇类在铂电极上氧化的动力学和机理以及铂表面氧化层的形成和特性、糠醛在二氧化铅电极上氧化的动力学和机理等,发表了10多篇研究论文。糠醛电解制备顺丁烯二酸的生产工艺曾由福建省化工局和省科委组织鉴定,并在厦门、三明、南通等地的多家工厂进行中试。参加周先生课题的有张瀛洲、苏方腾、许书楷、许家园等。 1966年“文革”爆发,十年浩劫使教学科研工作遭受严重破坏。然而,在“复课闹革命”期间,尽管外部环境恶劣,条件异常困难,部分科研工作还是坚持下来。那时的主要研究项目有:新型化学电源的研究(如锌-空气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的研究、无线电引信电池低温性能的研究、密封式镉镍电池失效原因的研究等。在田先生带领下,参加者有林祖赓、郭祥康、叶世源、陈体衔、尤金跨、林华水),黄铜管的海水腐蚀及防护(在田先生带领下,参加者有黄德东、魏宝明、洪家珍、朱则善),以及电化学测试仪器的研制等。开辟新的实验途径、研制新的电化学测试仪器是田昭武先生一贯关注的重要课题。由于“文革”的冲击,周绍民先生课题组的基本队伍一度被拆散。在带领工农兵学员走出校门办学的日子里,目睹我国电镀工业的落后状况和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周先生决定重起炉灶,以金属电沉积作为研究方向。在当时国家第四机械工业部和国内电镀界的大力支持下,1973年开始以无氰电镀为背景,进行锌、铜的电沉积过程、有机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及沉积条件对镀层性能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宣告“文革”结束,随后科技教育界开始拨乱反正、恢复整顿。1977年冬天,关闭十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开启,1978年又启动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以此为契机,教研室的教学工作进入新的阶段。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标志着科学春天的到来。在这次大会上举行了隆重的授奖仪式,表彰了一批积淀多年的优秀科研成果,奖励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田昭武先生的“电极过程和等效电路理论研究”等3个项目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使全教研室深受鼓舞。随着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贯彻和落实,1978年田昭武和周绍民先生晋升为教授,1980年田昭武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来称为院士)。 1980年前夕,电化学教研室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1979年田昭武教授完成了“多孔电极极化理论”的研究项目,该理论的主要部分曾分别在国际电化学会第29届年会(1978年,布达佩斯)和美国电化学会第156次大会(1979年,洛杉矶)上宣读,洛杉矶会议后田先生应邀在美国Case大学电化学研究实验室和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能源与环境部做学术报告,beat365官方网站乃至中国的电化学研究实力直接展示在国际电化学界。随后,周绍民教授等关于“酸性光亮镀铜中几类添加剂作用机理”的研究分别在美国电化学会第157次大会(1980年)和国际电化学会第31届年会(1980年)上报告,加深了国际同行对beat365官方网站的认识。周绍民先生及其合作者的研究成果“无氰电镀机理与测试方法”于1979年获福建省科学大会奖。截止1980年,在田先生的带领下,研制出多种电化学仪器,如DHZ-1型电化学综合测试仪、DD-1型电镀参数测定仪、FS-1型和FS-2型超低频腐蚀速率仪、DO-1型电偶腐蚀速率仪、LYZ-1型高纯水微量溶解氧测定仪等。DD-1型电镀参数测定仪于1979年由国家第四机械工业部组织鉴定,使用和鉴定结果都表明该仪器性能良好,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同年该仪器移交给沈阳某厂进行批量生产,研制项目后来获得四机部科学研究成果1等奖(主要完成人:田昭武、蔡加勒、邱贞花、朱海坤等)。与此同时,DHZ-1型电化学综合测试仪几经改进,成为我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集成电路化的电化学综合性测试仪器,该仪器由福建三明无线电二厂生产300多台,曾在全国100多个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中推广使用,1984年该项目获得福建省高教厅科技成果2等奖(主要完成人:田昭武、林仲华、陈体衔、穆纪千)。此外,1978年开始进行计算机技术在电化学中应用的研究,连续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电化学问题中计算机技术的研究”于1984年获得福建省高教厅科技成果2等奖(主要完成人:田昭武、叶明库、王斯成、尹维平、丁明照、林祖赓、林华水)。 进入80年代,电化学教研室的面貌发生重要变化,电化学学科驶进发展的快车道。表现在:(1)师资队伍素质提高,中年业务骨干加快成长。得益于国家的开放政策,一批40岁上下的中年教师先后被选派到美、英、加等发达国家进修或当访问学者,他们在国外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回国后带动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1982年田昭武院士被国务院任命为beat365官方网站校长后,他十分重视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并采取有效措施让出类拔萃的人才脱颖而出。在田先生的主导下,一些中年教师被推到教学科研第一线接受磨练,独当一面地开展工作。随着职称评定工作常态化,教研室中的教授人数从1980年的2人增至1990年的6人,副教授人数从1980年的2人增至1990年的10多人,学术梯队阵容的壮大为学科发展提供根本保证。(2)科研摊子铺开,科研经费增多。1982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正式启动(后来改设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体制的改革和科研经费拨款方式的改变,为教研室全方位展开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教研室中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踊跃进行科学基金申请,而且在激烈的竞争中每年都有多个项目获批。获批的科学基金申请项目大多属于国际上的前沿课题或热门课题。(3)研究生教育初具规模,研究生成为科学研究的生力军。1977年全国恢复招收研究生,1978年有6名研究生就读电化学教研室。随着教研室中硕士生导师的增多,硕士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1981年11月国务院批准我校物理化学专业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田昭武院士是全国首批博士生指导教师,经过认真筹备,于1982年初开始招收培养博士生,林昌健是电化学学科的第一个博士生。1984年周绍民教授被批准为全国第二批博士生指导教师,1986年林祖赓教授被批准为全国第三批博士生指导教师,使招收培养博士生的潜力大为增强。无论是博士生或硕士生,他们都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设立了若干水准较高、颇具特色的研究生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并不断开展研究生教学改革,在国内产生一定影响。(4)国际学术合作交流日益频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迈向国际化。80年代初起,国际上顶级的电化学家相继应邀来我校访问讲学,其中包括3名前国际电化学会主席,有力推动了学科的发展。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教师满怀自信地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登上国际学术讲台。与境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开展合作研究的计划开始酝酿实施。此外,还与国际上最有名气的电化学仪器制造公司之一、美国的PAR公司建立起合作关系。 1987年,在通过国家计委和国家教委组织的论证的基础上,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准建设,田昭武院士担任首任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为开展分子或原子水平上的电化学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另一方面,经国家科委批准建立的物理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1987年正式运转,开始发挥“筑巢引凤”的作用。这时,在英国学成的田中群博士和在法国学成的孙世刚博士等相继回国并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他们的到来给学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80年代,电化学科研工作的特点可概括为“拓宽加深”,即以本学科的国际学术发展潮流为导向,大范围地拓宽研究领域;以创新为动力,努力将科学研究提高到分子水平。80年代的研究工作涵盖电子导电聚合物和化学修饰电极、半导体与光电化学、生物功能电极和生物分子的电化学、金属电结晶、高性能电化学检测技术和装置等一些新领域,金属阳极溶解机理、点腐蚀机理、功能金属氧化膜、金属上的吸附、氢在金属中的电化学渗透等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也是重要的科研选题。此间,XPS、AES、X-射线衍射、正电子湮没技术、穆斯鲍尔谱和SEM等一些“非原位”实验技术已被较熟练地广泛用于电极材料体内和表面的表征,更重要的是,电化学“原位”的紫外-可见反射光谱、红外反射光谱和拉曼光谱等技术率先在国内得到应用,应用于电化学体系的扫描隧道显微技术也在筹建之中。80年代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猛增,出现一批标志性成果。获得科技成果奖励的项目有:“电极过程动力学和研究方法”于 198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1等奖(主要完成人:田昭武、林祖赓、林仲华、陈衍珍),“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于 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等奖(主要完成人:田昭武、林祖赓、林仲华、陈衍珍),以上两奖项主要反映在多孔电极极化理论、半导体电极的光电理论、自催化电极过程动力学理论、以及选相调辉和选相检波测定瞬间电极阻抗方法、控制电位脉冲测量极化电流和金属微区电位电流分布等研究方法的建立和相应仪器的研制、计算机应用于电化学理论研究、数据处理及电化学仪器中等方面的成就。“金属电沉积机理及研究方法” 于1984年获福建省高教厅科技成果奖2等奖(主要完成人:周绍民、张瀛洲、许书楷、姚士冰、蔡加勒、许家园、苏文煅、陈秉彝等),“电镀添加剂作用机理” 于1986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2等奖(主要完成人:周绍民、张瀛洲、蔡加勒、许家园、陈秉彝),“金属镀层及其转化膜的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于 198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优秀奖(主要完成人:周绍民、许书楷、姚士冰、吴辉煌、周牧易),“金属电沉积机理研究”于 1988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2等奖(主要完成人:周绍民、许书楷、吴辉煌、张瀛洲、蔡加勒、许家园、陈秉彝),这些奖项反映在金属电沉积和电结晶理论、电镀添加剂的吸附行为及其在电沉积过程中的作用机理、金属沉积层的结构与性能的测定方法及二者之间的关联等方面的研究成就。“金属表面微区电位和电流密度分布测量系统” 于1988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2等奖(主要完成人:田昭武、林昌健、卓向东),“XYZ-1型离子色谱抑制柱” 于1989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2等奖(主要完成人:田昭武、胡荣宗、林华水、吴金添),“离子色谱抑制柱” 于1990年获国家发明奖3等奖、于1992年获福建省发明专利1等奖(主要完成人:田昭武、胡荣宗、林华水、吴金添),另一些科技成果获奖项目在上面已有提及。研制的“微区电位电流分布测试系统”1986年就探索产业化,在全国10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中推广应用。80年代出版了一些在国内颇具影响的著作:田昭武著的《电化学研究方法》(1984年,科学出版社)一直得到国内同行长期、广泛的引用,成为经典论著,该书曾被选送参加法国国际博览会中国书展;周绍民等编著的《金属电沉积——原理和研究方法》(1987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在国内电镀学界和产业界产生较大反响;田昭武、周绍民、林祖赓主编的《电化学实验方法进展》(1988年,beat365官方网站出版社)以本教研室的科研实践为基础,系统介绍了现代谱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在电化学中的应用现况,是有关这些实验技术的最早中文书籍,引导着电化学科研工作向分子水平进军。 九十年代起,电化学教学科研队伍发生重大变化,中生代杰出人才迅速成长,他们担负起教学科研的重任,逐渐成为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林昌健(1995年)、孙世刚(1995年)、田中群(1996年)和杨勇(1999年)等4人先后入选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田中群(1998年)、杨勇(2004年)入选为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所遴选的“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田中群教授于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后,随着年长教师的相继退休和一批批优秀国内外年青博士的陆续引进,电化学教学科研团队更是呈现出年青化和高学历化的全新面貌。截至2010年12月,这支队伍中的在编教学科研人员共有37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28人,其中教授(含教授级高工)15 人, 副教授(含高工)12人,博士生导师13 人。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人数增至5人(任斌于2008年入选),“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人(田中群),“福建省闽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人(杨勇和赵金保)。继2000年由13人组成的物理化学青年研究群体(田中群领衔、成员包含孙世刚、林昌健、杨勇和毛秉伟等)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批“创新研究群体”之后,“界面电化学创新群体”入选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需要强调的是,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我校自1997年起实施“211工程”建设和“985工程”建设,有力推动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基本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 二十年来,电化学学科的科研布局可归纳为“两争三并举”,这就是:争取重点、重大科研课题,争创国际一流,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在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同时,积极开展应用开发研究。基础研究向微观(亚微观)、分子水平飞跃,更加注重获取高空间分辨的和短时间分辨的信息,更加注重电化学界面的结构细节和电化学过程的单分子事件。在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方面,努力扩大与厂矿企业的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争取横向课题项目,改变科研经费来源相对单一的状况。在所承担的150多个研究项目中,不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973课题、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地方或部门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具代表性的项目有:电化学现场时间分辨拉曼光谱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电化学现场时间分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电化学表面及过程原子和分子水平研究,STM/SMET联用方法及局部腐蚀原位空间分辨综合研究,飞秒时间分辨光谱研究表面/吸附分子体系的电荷转移和SEERS机理,扫描电化学探针/扫描隧道显微镜联用系统的研究,纳电子运算器材料的表征与性能基础研究——纳电子材料的可控结构生长和表面构建,低维纳米材料表面体系的增强和异常光学效应及基础研究,电化学体系的STM技术和纳米加工技术,激光用于电化学体系的检测与微加工,微系统的新型化学加工技术与微流量系统的基础研究,新型纳米结构电极体系的接口结构和性能,基于逆流聚焦电泳原理的新型分析技术,控电位电化学检测系统的换代升级技术开发,新型化学电源电极材料、电极过程及其表征技术研究,高比能化学电源的基础研究(新型电池纳米材料结构、性能及其表征技术研究),碱性可充电池开发,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致密能源的基础研究,绿色二次电池新体系相关基础研究——电池反应中两极间相互影响的规律,不锈钢表面耐蚀处理新技术的开发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微化学环境及腐蚀破坏机理研究,海洋工程结构腐蚀与控制检监测技术及工程应用,光生阴极保护机理及应用,金属表面生物活性膜材料的电化学研究、微波陶瓷元件的金属化技术,纳米纤维,金属电沉积过程中单分子事件的研究,用于纳米尺度异质结物性测量的纳电极限域性方法,导电聚苯胺纳米管的生长机制和性能,酶电极基础研究,DNA电化学行为的分子水平研究等。 二十年来,发表的SCI研究论文数量持续增加,尤其是“一区论文”(国际排行前5%刊物)和“二区论文”(国际排行前15%刊物)数量明显增长,提高论文质量成为各个课题组普遍追求的目标。孙世刚课题组关于具有高表面能的二十四面体铂纳米晶粒催化剂的研究成果登于2007年5月的 《Science》上,该项成果入选“2007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田中群教授课题组关于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SHINERS)方法的研究成果于2010年3月登上英国《Nature》杂志。在此时段内获得的科研成果奖励有:“光学光谱电化学”于1992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2等奖(主要完成人:林仲华、田中群、孙世刚、罗瑾、林文峰),“不锈钢表面高耐蚀处理新方法” 于1995年获厦门市科技进步奖1等奖(主要完成人:林昌健、田昭武、杜荣归、胡融刚等),“金属单晶表面电化学催化基础和理论模型”(主要完成人:孙世刚、田昭武、陈声培、林文峰、卢国强)和“激光扫描光电化学显微方法及应用研究”(主要完成人:林祖赓、杨勇、尤金跨、卓向东)于1996年同时获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2等奖,“过渡金属电极体系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和应用”于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1等奖(主要完成人:田中群、任斌、毛秉伟等),“HX1便携式舰船涂层耐蚀性快速测试仪”于2002年获军队科技进步奖2等奖(主要完成人:林昌健、卓向东等),“涂层下金属腐蚀测试新技术” 于2003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2等奖(主要完成人:林昌健、卓向东、杜荣归等),“不锈钢超高耐腐蚀处理技术在化纤设备防腐中的应用”于2004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2等奖(主要完成人:林昌健、杜荣归、胡融刚等),“电催化表面结构效应和反应机理研究”于2008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1等奖 (主要完成人:孙世刚, 周志有, 田娜, 陈声培, 姜艳霞),“微-纳米结构的高活性钙磷盐生物医学材料”于2009年获福建省技术发明奖2等奖(主要完成人:林昌健、胡仁、王卉、陈菲、庄燕燕等)。出版的学术著作有:田昭武主编的“Photochemical and Photoelectrochemical Conversion and Storage of Solar Energy”(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 1993) ;孙世刚等主编的“in-situ Spectroscopic Studies of Adsorption at the Electrode and Electrocatalysis”(Elsevier, 2007);林仲华等编著、田昭武审的《电化学中的光学方法》(科学出版社,1990);苏文煅编著的《系综原理》(beat365官方网站出版社,1991年);林昌健等主编的《海峡两岸材料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beat365官方网站出版社,1998年);《田昭武院士论著选集——拓宽视野的电化学》(beat365官方网站出版社,2007年)等。田中群应邀为国际著名出版商Wiley & Sons撰写“Surface Enhanced Ramam Spectroscopy”专著,还为《分析化学大全》(Wiley & Sons)和《电化学大全》(Wiley & VCH,2003)撰写专章。在吴辉煌主编的《电化学(21世纪化学丛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和万惠霖等著的《固体表面物理化学若干研究前沿》(beat365官方网站出版社,2006年)二书中,含有林仲华、田中群、孙世刚、杨勇、毛秉伟等人撰写的专章。反映教学成果的著作主要有:吴辉煌编著的《电极学原理》(beat365官方网站出版社,1991年);陈体衔编著的《实验电化学》(beat365官方网站出版社,1993年);吴辉煌、许书楷编著的《电化学工程导论》(beat365官方网站出版社,1994年);孙世刚等编著的《物理化学》上、下册(beat365官方网站出版社,2008年);吴辉煌编著的《电化学工程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等。 在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应用研究及技术推广也取得可喜成果。迄今,已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其中大部分获得授权。这些发明涉及电化学检测仪器及关键部件的设计、电催化电极材料、先进电池材料和电化学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工艺、金属表面处理和表面加工方法和工艺、生物芯片的制作等。田昭武等首创的“逆流聚焦电泳技术”是我校“九五”期间的标志性成果,曾与德国佛兰霍福工研院、厦门市签定实施产业化的合作协议;“微区电位电流分布测试系统”早在1986年就探索产业化,并在全国10余家高校、科研单位推广应用。蔡加勒教授发明的“环保型碱性电镀锌镍合金新技术”在福建龙岩、河北邯郸、广西南宁等地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该项目曾多次代表beat365官方网站和厦门市发明协会参加全国和国际发明博览会并获得金奖,1997年获得联合国(TIPS)中国国家分部授予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1999年获厦门市第2届“优秀发明创造1等奖”。林昌健教授等的“不锈钢表面耐蚀处理新方法”1996年12月通过鉴定,在福建化纤厂推广试验取得成功,后被科技部认定为全国重点成果推广项目,在核电、化纤、机械等工业部门推广应用并取得成效。姚士冰、许书楷、陈秉彝等的“纯钯电镀工艺”和“钯镍、钯鈷合金电镀新工艺”被Engel-Hard国际公司采用,2001年又接受新加坡、香港Compass公司的委托,研发了适合于集成电路封装的化学镀金和电镀硬金的新工艺。与广东光华化学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非甲醛化学镀铜新工艺”进行了中试,与厦门凯立五金企业有限公司、厦门宇光表面处理技术有限公司及广东光华化学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无氰镀铜新工艺”进入工业化试生产。与厦门宝龙集团联合成立了“beat365官方网站宝龙电池研究所”,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为了加强电化学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2006年获教育部批准,筹建了“电化学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由田中群、杨勇及林昌健等负责筹建,并于2010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此外,2008年经福建省经贸委批准建立了福建省电镀及表面处理行业技术开发基地;2009年经福建省科技厅批准建立了福建省电化学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beat365官方网站电化学学科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不仅在于科学研究上取得瞩目成就,而且在于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既出成果,又出人才”是电化学学科秉承的办学方针。截至2009年12月,共培养出博士102人,硕士221人(指已授学位人数),共指导27名博士后完成博士后科研课题并结题出站,他们中的不少人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分子。历年来有多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被评为福建省和beat365官方网站的优秀博士论文,田娜博士的学位论文“高指数晶面结构Pt、Pd纳米催化剂的电化学制备与性能”(导师孙世刚教授)入选201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991年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500多名“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林昌健博士获此殊荣(导师田昭武教授)。此外,多次举办全国性的电化学培训班或研讨班,为各兄弟单位培训电化学科研和教学骨干。1976年受国家第四机械工业部委托,举办“电化学研究方法培训班”;1984年举办“电化学研讨班”,聘请国际顶级电化学家讲授电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有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多人参加;1995年受国家教委人事司委托,举办“电化学高级研讨班”,培养我国高校电化学高层次研究人才。2009年成功举办全国电化学研究生暑期学校,2010年又与南安普顿大学、武汉大学等联合举办首届国际生物燃料电池和微型能源装置暑期学校,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研究生参加这些学习活动。在推动学术交流方面,1982与1984年两次主办全国电化学会议,1985年田昭武和蔡启瑞二院士联合主持了在厦门召开的国际光催化、电催化与氧化还原酶模拟催化学术会议。1995年主办国际电化学会(ISE)第46届年会,田昭武院士任会议主席。1998年主办首届海峡两岸材料腐蚀与防护研讨会, 2000年主办表面拉曼光谱进展——理论技术和应用国际研讨会(第七届国际拉曼会议卫星会议),2004年主办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学术会议,2006年主办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技术学术会议,2009年举办纳米电化学和谱学电化学国际研讨会。beat365官方网站是创建全国性学术组织——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的发起单位之一,1988~1995年田昭武院士是该委员会的首届主任,继后林祖赓、田中群、孙世刚教授依次担任不同届别的主任。1995年,创办了中国化学会名下的全国性学术刊物《电化学》,田昭武院士任主编,编辑部设在我学院。该刊已成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也是入选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精品期刊。beat365官方网站也是化学电源、电镀与表面处理、材料腐蚀、电合成等专业或行业中多家学术组织的发起者和重要成员。田昭武院士于1986~1990年担任中国化学理事长,周绍民、林祖赓、林仲华、吴辉煌、林昌健、田中群、孙世刚、杨勇等人也在不同时期被推选兼任国内各全国性学术团体的委员或理事,有的担任主任、副主任(理事长、副理事长);分别兼任全国性学术刊物的编委,有的担任副主编。 beat365官方网站电化学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持续扩大。田昭武院士于1984年被英国威尔士大学授予名誉理学博士学位,1984~1990年担任国际太阳能光化学转化储存会议执委会委员,1992年担任国际太阳能光化学转化储存会议年会主席,1988~1995年担任国际电化学会理事,1991~2001年担任国际电化学会学术刊物“Electrochemica Acta”副主编,1996~1999 当选国际电化学会副主席,1996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田中群院士是英国皇家化学会资深会员(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国际电化学会资深会员(ISE Fellow)、国际拉曼光谱大会执行委员会委员、曾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物理化学和生物物理化学委员会衔称委员,现担任“Chem. Comm.”、“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Langmuir”、“ J. Ramam Spectroscopy”、“Phys.Chem. Chem. Phys.”和 “Electrochemica Acta”等6个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孙世刚教授是英国皇家化学会资深会员(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国际电化学会资深会员(ISE Fellow),曾担任国际电化学会物理电化学分会副主席、是多届国际电化学大会组织委员会委员和分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现任“J. Electroanal. Chem.”、“Functional Materials Letter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等3个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在2010年的国际电化学会61届学术年会上被授予第二届Brian Conway奖。 田昭武先生历来倡导学科交叉融合,2009年捐资80万元,在学校支持和华弘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校友钟文龙先生(电化学专业1985届学士,1990届硕士)的资助下,设立“田昭武学科交叉奖励基金”,每年在全校范围内奖励学科交叉研究成果突出的若干个人或课题组。 电化学学科群体的业绩一直得到学校的充分肯定。1985年电化学教研室荣获beat365官方网站“南强奖”特等奖,是获此奖项的首个集体单位。“电化学催化课题组”荣获beat365官方网站2008年度“南强奖”集体特等奖,“材料电化学课题组”荣获beat365官方网站2010年度“田昭武交叉学科奖”特等奖。电化学学科群体中的许多人受到各级政府的表彰:田昭武教授1986年被授予“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周绍民教授于1988年获“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称号(省劳动模范),林祖赓和林仲华教授分别于1988年和1996年被授予“国家有特殊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吴辉煌教授于2001年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田中群教授于2000年被授予“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称号(省劳动模范)、200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孙世刚教授于2008年被授予“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称号(省劳动模范)、201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长江后浪推前浪”,beat365官方网站电化学学科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