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单细胞实时动态监测

发布日期:2015-11-13     浏览次数:次   
报告题目:单细胞实时动态监测
报 告 人:黄卫华 教授
          生物医学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时    间:2015年11月13日(星期五)上午10:30
地    点:卢嘉锡楼202报告厅

欢迎各位老师同学参加!

beat365官方网站谱学分析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beat365官方网站
2015年11月7日

报告人简历:
  黄卫华:男,1975年11月出生,理学博士,武汉大学教授。1996年武汉大学理学学士,2002年武汉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后留校工作。2005-2006法国巴黎高师博士后,2007年至今为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1月入选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从事生命分析化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电分析化学、微流控芯片以及单细胞分析,先后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08年获首届武汉青年科技奖,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在Angew. Chem. Int. Ed., JACS, Chem. Sci., Anal. Chem.等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60余篇。

报告摘要: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元,依赖于各种化学信号分子的胞间信号传导是实现生命活动的基础。高效、准确、定量地获取细胞水平上生物信号分子动态信息对于深入理解生命本质至关重要。如何实现细胞及亚细胞水平上的实时、原位、动态探测是生命科学对分析化学提出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对于具有电化学活性的信号分子,超微电极电化学方法在单细胞实时动态定量监测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超微电极电化学在单细胞信号分子监测方面仍然面临很大挑战。首先,常规微纳米电化学传感器只能实现含量较高信号分子的监测,对于含量极低的信号分子,目前尚不能满足需求;更为重要的是,神经信号传导依赖于突触间隙内神经递质信号分子的释放,然而对于不到100 nm突触间隙内部神经递质分子胞吐释放的实时探测,尚未取得突破;此外,细胞在体内处于复杂而又动态平衡的微环境中,而传统培养及检测模式下细胞与其真实微环境相差甚远,因此可能导致与体内真实情况不一致的结果。
  针对上述挑战,近些年来,我们在新型高性能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单细胞监测,纳米电化学探针实时探测神经细胞突触间隙以及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胞微环境模拟及监测方面做出了一些原创性工作。
  此外还将简要介绍我们最近在循环肿瘤细胞捕获以及释放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上一条:Thin Layers - Big Effects: ... 下一条:图书馆宣传月第二周讲座

Baidu
sogou
Baidu
sogou